海兔就是鱿鱼仔吗(深度解析海兔,探寻鱿鱼仔的真相)

海兔就是鱿鱼仔吗

海兔并非鱿鱼仔,它实际上是一种海洋生物,属于软体动物门。海兔在外貌上与兔子有些相似,因而得名。它们通常生活在海底,有一种独特的外壳,类似于兔子的耳朵,用于挖掘泥沙以寻找食物。与之相对,鱿鱼仔是鱿鱼的幼体,通常呈透明状,身形较小。两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类别,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各有其重要的角色。

海南周刊 | 海中兔:遨游蓝海怀绝技

文\本刊特约撰稿 方园

癸卯兔年来临之际,人们开始格外关注与“兔”有关的元素,比如生肖兔、兔玩偶、带“兔”字的词语、与兔有关的故事等。不过,与这些兔元素相对应的“兔”,大都为生活在陆地上的兔。其实,在海南岛四周广阔的水域里,也栖息着多种海中之兔。它们大都有着美丽、可爱的外表,有些还掌握了喷射毒素等绝技,不容小觑!

黑海兔。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

海贝里的“兔”——

“靠珊吃珊”,遇天敌喷毒素,逃生速度快,个个有绝招

贝类,即动物分类学中的软体动物,可分为无板纲、单板纲、多板纲、掘足纲、双壳纲、腹足纲、头足纲7类。超过50%的贝类生活在海洋中,这些贝类常被称为海贝。海中多种名称带“兔”字的动物来自贝类腹足纲和头足纲,比如海兔螺、海兔等。

海兔螺的学名为梭螺,它们的贝壳大部分呈梭形,因而有了“梭螺”这个正式名称。因为与宝贝(亦称宝螺)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,长得也有点像,常被人称为“假宝贝”。

斧壳海兔。

梭螺在海南沿海地区较为常见,它的贝壳一般较小,体型较大的品种是卵梭螺和钝梭螺。卵梭螺喜欢生活在低潮线附近至浅海的岩礁或珊瑚礁中,并以软珊瑚为食,可以说得上是“靠珊吃珊”了。

许多螺类有漂亮的斑纹,但海兔螺几乎都是纯净的瓷白色或其他单色的,可与洁白无瑕的玉兔媲美。加之它们常伸出两个长长的触角,与兔子又多了几分相似之处。

大海里的海兔与海蛞蝓长得很像,都有凸出的触角,因而海蛞蝓经常被误认为海兔。与根本无壳的海蛞蝓不同的是,海兔是有内壳的,不过其内壳已经蜕变得非常扁平且透明。

虽然也长着“尖耳”,但与尺寸较小的陆生兔子相比,海兔科动物可称不上娇小,有的品种甚至长达1米。

科氏兔银鲛。

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且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,以各类海藻为食。它们有一项非常特殊的本领,那就是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会变成什么颜色,可以说是把食物的色彩“穿”在了身上。比如吃红藻的海兔会变成玫瑰红色,吃墨角藻的海兔会变成棕绿色。这种特殊的技能,让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隐藏于海藻中,不被天敌发现。

它们不仅会消极避敌,有时还会主动防御。海兔啃食藻类后会收集储存毒素于体内,如果有捕食者前来冒犯,它们就会将有毒物质快速喷出。暗藏化学武器的海兔,不好惹!

除了海兔和海兔螺,一些民间人士也将日本枪乌贼和火枪乌贼等小型鱿鱼称为“海兔”或“海兔子”。日本枪乌贼,又名墨鱼仔、笔管、子乌等,主要分布于黄海,南海有时也会出现。火枪乌贼主要产于南海和东海,有时与日本枪乌贼一起被渔民捕获。

相较而言,火枪乌贼体型更为迷你,一般不超过10厘米。这两种名字带“枪”的乌贼和兔子一样,一旦发现风吹草动,立马开跑,其逃跑的姿势有如子弹出枪膛,那叫一个快!

钝梭螺壳。

海鱼里的“兔”——

在地球上生活了3.6亿年,嘴中长着3对齿板,条条很珍贵

除了贝类,海洋鱼类中也有几种动物与兔子外形存在相似之处,只不过相似的部位不是触角或肤色,而是眼睛和大板牙。

“银鲛”这个名字可能会令大多数人感到陌生。这是一种与鲨鱼和魔鬼鱼亲缘关系较近的深海软骨鱼类,体长60厘米到200厘米不等,体色或银或黑。值得一提的是,银鲛大都栖居深海,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。这种鱼类已在地球上生活了约3.6亿年,是非常古老的一个物种。

银鲛科包含银鲛和兔银鲛两个属,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44种。银鲛和兔银鲛有不少相似的外貌特征,比如大大的头部和眼睛、呈圆形或锥形的突出吻部,以及已经愈合成齿板的大板牙。它们的尾巴细长,因而也有人称之为“老鼠鱼”,被称为“兔子鱼”,主要是因为其与陆地上的兔子撞“头”和撞“牙”。

我国各大海域中最常见的银鲛是黑线银鲛,它们属于银鲛科银鲛属,侧线呈黑褐色。银鲛科的另一属兔银鲛,学名显露出更多“兔”的气息。兔银鲛的属名Hydrolagus由希腊文Hydr(意为水)和lagos(意为兔、野兔)组合而成。无论是理解成“水兔”还是“兔鱼”,这个名字都在告诉人们它们长相似兔。你若不信,可以看看它们嘴巴里凸出的3对齿板。

长着大板牙的叉鼻鲀。

圆圆胖胖的刺鲀、箱鲀、翻车鲀,是大家相对熟悉的海洋动物。在鲀类家族中,也有长相颇似兔子的品种,它们就是兔头鲀。兔头鲀属名为Lagocephalus,由希腊文lagos和kephale(意为头)组成,简洁明了地反映出它们与陆生兔子的相似部位。

生活在南海中的兔头鲀包括暗鳍兔头鲀、黑鳃兔头鲀、月尾兔头鲀、圆斑兔头鲀、棕斑兔头鲀等。它们或内脏有毒,或皮肤和肌肉有毒,毒性有强有弱。其中,月尾兔头鲀的毒性最强。专家认为,无论鲜食或干食,都不建议食用兔头鲀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月尾兔头鲀的尾鳍宽大且呈弯月状,上叶为黄色,下叶为白色;棕斑兔头鲀眼后、体背和尾柄处常有不规则暗褐色云状斑纹。这是它们显著的外形特征。

海洋中的“兔”形态各异,各有各的生存本领,它们与其他生物一起,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。无论它们生活在哪片海域,数量多或少,每条(只)都弥足珍贵。

海中兔一览

兔头鲀 兔银鲛 海兔 海兔螺

日本枪乌贼 火枪乌贼

解析海鲜|认识鱿鱼(下下集)

探索鱿鱼——

鱿鱼?柔鱼?枪乌贼?

先从学名开始:

正如第一篇所提到的——以前属于枪型目(或叫管鱿目)/Teuthida的闭眼亚目/Myopsina与开眼亚目/Oegopsina,如今已被WoRMS提升为目。实际上,这个改动早在上世纪末便已有不少学者开始着手进行,例如1998年的Richard E.Young,观察到两者在进化树上属于趋同演化。也因此用枪型目来概称更为直观,再加上冷门学术的滞后传播,导致现在,很多人还是沿用1973年Gilbert L.Voss第二次分类系统——在枪型目下分闭眼亚目与开眼亚目。

当然,马上认同新分类也可能为时过早,毕竟进化树尚未完全取得学者共识。

传统头足纲分类,图改自mini的生活练习

虽然在溯源上,闭眼与开眼并非同一进化支,但两者看起来确实很相似,人们便一概称之为鱿鱼。

那如何区别这两类鱿鱼呢?

1、最大区别显然是眼睛的“开”与“闭”。所谓开闭,其实是指眼眶有没有覆盖角膜!有即闭眼,无为开眼

闭眼头足类的角膜与人类角膜很相像,同样有保护眼球、折射光线的作用,因此,处于近海海底的闭眼类多具角膜,而生活于深海的开眼类并不需要。

鱿鱼的眼睛与头足类的眼睛,图自编

2、多数闭眼类肉鳍比较长,往往超过胴长½;开眼类却多数不及胴长⅓,少数如菱鳍鱿例外。除了周鳍形的拟乌贼、菱鳍鱿等,两类鱿鱼的端鳍大多呈菱形,当中,开眼类以横菱形为主,底鳍相接闭眼类则以纵菱形为要,胴尾凸出;乍眼一看,纵菱形还很像过去的长枪枪头,故有枪乌贼一名。另外,部分开眼类吸盘尖齿特化成倒钩刺,而闭眼类几乎没有。角质内壳方面,开眼类也比闭眼类更狭细。

除此以外,开眼类通常有2个输卵管,而闭眼类只有1个。

闭眼目与开眼目特征对比,图自编

接下来,依据新分类,对常见的鱿鱼进行概括认识,特别是市场最常见的枪乌贼与柔鱼。

必须强调一点的是:鱿鱼存在严重的“同种异形”或“异种同形”现象!也就是说,单靠目测,一般人不可能轻易辨认出“种”这一类级别,就算是形态学专家也未必十拿九稳!而DNA测序对普通市民来说是废话,所以,一般,我们只能做到概括认识。

闭眼目与开眼目新分类,图自编

首先是闭眼目

闭眼目/Myopsida,也叫锁管目;共有2科,分别为枪乌贼科澳乌贼科

[奥特曼]何以叫锁管?1720年的《台湾县志》是这样解释的:「锁管,身直而圆,状如锁管」;这后一个锁管,应该是指古代一类近似圆形的锁头,当它插上长条形钥匙时,构状恰如长条形角质内壳位于枪乌贼胴体里,故以锁管称之。

锁管目名字的大约来源,图自编

锁管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台湾,该省一般将胴长15-30cm的枪乌贼称作锁管、中卷或透抽(透抽有时也专指剑尖尾枪乌贼);小于15cm的则叫小管或小卷,3cm都不到的甚至叫烂流;有些地方,还把锁管叫作炮管,炮管同样有小中大之分,超过30或40cm的便称之为大炮。而鱿鱼一般指开眼类,例如太平洋褶柔鱼、阿根廷滑柔鱼等。

枪乌贼中,雄性通常比雌性大。

台湾市场常见头足类与火机对比,加工自时报插图

澳乌贼科/Australiteuthidae,目前仅有Australiteuthis aldrichi一种。这种乌贼至今尚未观察到活体,而所有死体都特别小,成熟雌性胴长甚至不超3厘米;让人称奇的是,这么小的体型,它却拥有独特的漏斗、端鳍、墨囊等,极富研究价值。其小名是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著名海洋生物学教授Frederick Allen Aldrich(1927–1991年)的名字,但最早的描述者是Chung Cheng Lu,2005。

Australiteuthis aldrichi:一科只有一种,图自编

枪乌贼科/Loliginidae目前计有10属47种,主要生活于近海以及大陆架海域。寿命一般不超3年,印度-西太平洋多数种类甚至不及1年。该科全员实行性开放策略,雄性虽然可以到处留情,但往往交配几次就挂了,而雌性也会在产完卵后一命呜呼,有的连护卵都来不及……尽管年华一瞬,枪乌贼却几乎没有白度光阴,只要环境适宜、食物充足,8个月便能从卵囊发育成40厘米甚至50厘米长、重超4公斤的成体。

2005年6月2日,日本钓友内田胜也在神津岛钓获体重4.15公斤、胴长50厘米的大软丝,由体内平衡石回推其成长日约只有240天。

鱿鱼生命周期,译改自Justin Hofman

世界头足渔获中,鱿鱼产量远高其它科目,而47种枪乌贼中,又以这三种最负盛名:Loligo vulgaris(European squid)、Loligo forbesii(Veined squid)、Doryteuthis pealeii(longfin inshore squid),它们都分布在大西洋。

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数据,近几年产量最大的头足类物种是美洲大赤鱿。

L.forbesii亦叫福氏枪乌贼;普通枪乌贼一般不加枪字。图自编

中国海域约有12种枪乌贼,当中以中国尾枪乌贼、剑尖尾枪乌贼、杜氏尾枪乌贼、日本小枪乌贼以及火枪乌贼等5种最具经济价值。

中国沿海常见枪乌贼,图自编

中国尾枪乌贼/Uroteuthis (Photololigo) chinensis,又名中国枪鱿、本港鱿鱼、台湾锁管、长筒鱿、火箭鱿等,英文Mitre squid。主要分布于澎湖群岛、闽南海域、海南岛周围、广西北部湾等,出没高峰期为4-6月。常见胴长20厘米,最长记录49厘米(雄性,FAO数据)。肉质细嫩,口感鲜甜,适宜爆炒或生食,其干制品被公认为顶级。

中国尾枪乌贼鉴定,图自编

为何不叫中国枪乌贼/Loligo chinensis?

这是因为印度-西太平洋海域10种枪乌贼明显比大西洋3种枪乌贼多了一对腺体发光器,故从2011年起,便有学者倡导将这10种枪乌贼划入1945年建立的枪乌贼科惟一一属发光的尾枪乌贼属/Uroteuthis,其后又在2016年并入1984年因茎化腕腹膜凸不同而增设的(发光)亚属。

尾枪乌贼属,图自编

剑尖尾枪乌贼/Uroteuthis (Photololigo) edulis,又名真锁管、透抽、拖鱿鱼等,英文Swordtip squid。以台湾海峡分布最多,日本、菲律宾等海域亦可见;6-8月为盛产期,期间可在晚上观看到海上密密麻麻的集鱼灯。市场常见胴长15-25厘米,最长50.2厘米(雄性,FAO数据)。透抽在水里呈棕红色,离水后会渐渐变淡。肉质肥厚,常横切成圈,做三杯或铁板料理。

剑尖尾枪乌贼鉴定,图自编

杜氏尾枪乌贼/Uroteuthis (Photololigo) duvaucelii,又名大岛锁管,英文Indian squid。主要分布于印度洋、中国南海,东海也越来越常见。常见胴长为15厘米,中等类型,最长33厘米(雄性,FAO数据)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,在中国海域的渔获量不断增加。

杜氏尾枪乌贼鉴定,图自编

日本小枪乌贼/Loliolus (Nipponololigo) japonica,又名墨鱼仔、笔管、子乌等,主要分布于黄海,南海亦时有所获。体表具大小相间的近圆形色素斑,眼背部具浓密紫色斑点;常见胴长为10厘米,最长15厘米(性别未报告,FAO数据)。体型虽小,但数量很大,且肉质细嫩鲜美,是黄海重要捕捞对象。

因其逃生速度极快,山东有些地区如青岛亦称之为海兔子。

日本小枪乌贼鉴定,图自编

火枪乌贼/Loliolus (Nipponololigo) beka,俗称鱿仔、鬼拱、水兔、海兔子等。主要分布于日本群岛南部海域,中国沿海都能见到,但以渤海最盛。胴长一般不超10厘米,雌性最大胴长8.7厘米(FAO数据)。产量虽多,但商品价值较低,常捕作鱼类食饵。

由于经常与日本小枪乌贼一起被捕获,又都是小型鱿鱼,故也有海兔子这个俗名,但须知真正的海兔一般是指海蛞蝓,这里加子以示区别。

火枪乌贼鉴定,图自编

带籽鱿鱼仔?

我喜欢吃零食,以前常在网上购买鱿鱼片、鱿鱼仔等,特别是带籽鱿鱼仔,总觉得那么多籽,肯定鲜甜,但后来越想越不对劲,鱿鱼有可能那么多籽吗?那其它器官怎么放?

事实上,这种鱿鱼仔应是俗称海兔子的小枪乌贼,而所谓带籽——“个个带籽”,却是一种套路!鱿鱼卵囊根本不会附在体内。这种零食的做法其实是将小枪乌贼的头部剁碎、调味,再塞进胴体进行熏烤,比较良心的也许会用鳕鱼籽等代替,但价格也不便宜。

带籽鱿鱼仔,图自编

莱氏拟乌贼/Sepioteuthis lessoniana,俗称大尾鱿鱼、香匙、软丝或软墨等,英文Bigfin reef squid。广泛分布于印度-西太平洋海域,不仅新西兰、澳大利亚北部沿海能见到,地中海也常捕获,广泛得已经产生两种外形!因肉鳍宽大,而被称之为拟乌贼,据说拟乌贼两性区别比较显著,雌性体表通常布有大小相间的近圆形色素斑,雄性胴背则具断续式横条纹,两侧还有10个左右的粗斑点;胴长20-30cm,最大42.2cm(雄性,FAO数据)。

软丝分布虽然广泛,生长速度也超快,但由于好吃,肉质细嫩,做成刺身更是有口皆碑,而被大肆捕捉,供不应求自然价格很贵。

莱氏拟乌贼是很好辨认的一种枪乌贼,除了下图的鉴定指南,还有眼睛周围是绿色、复杂的交配行为等。

莱氏拟乌贼鉴定,图自编

终结篇在下一篇。

猜你喜欢